冬天對於老人來說,是一場嚴酷的考驗。12月即將過半,澳門近日天氣變化無常,而低溫將會開始持續出現,冬季氣候乾燥、氣溫低,不僅會影響到人的舒適度,還會降低人對疾病的抵禦能力。在常見危重疾病中,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病、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冬季最為多見。而在冬季急診危重死亡患者中,年齡≥60歲為死亡高峰年齡段,約佔70%。
面對危機四伏的冬天,老人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一、注意保暖
寒冷使人的肢體血管發生收縮,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因此老人保暖是重中之重,特別是手腳、耳部等部位。心臟不好的老人醒來時不要立刻離開被窩,先在被窩中活動一下身體;夜間起床一定要披衣服。如果有晨練習慣,最好在日出後一小時、氣溫開始變暖時再出門;出門前一定要穿著保暖,可在房門口「預冷」一會,以免到戶外後溫度差異過大,並且不宜長時間逆風行走。腦血管病患者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特別嚴寒的時候應盡量減少出門次數,如要出門一定要戴好圍巾、帽子。
二、每天血壓監控
人的血壓高峰一般出現在冬季。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最好每天測一次血壓,並堅持服用降壓藥,有條件者最好在家定時監測健康情況。積極治療很重要,臨床數據表明,堅持長期治療的高血壓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僅為不堅持治療者的10%。
三、不去人流密集的空間
寒冷空氣會對呼吸道產生不良刺激,從而誘發氣管、支氣管痙攣,使得呼吸道疾病復發或加重。對於這類人群,防寒保暖重點部位在背部,因為肩背部的風門穴是「風」出入胸腔的「門戶」,應穿棉馬甲“擋風”。此外,呼吸疾病患者還應同時進行耐寒鍛煉,包括室內定時開窗通風;無風有陽光的天氣到室外活動10~30分鐘;每天早晨練習冷水洗臉;儘量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防止感染。一旦發生呼吸道感染,要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
四、小心摔跤
寒冬臘月,獨行的老年人最容易摔跤,這一跤的後果可能就是骨折。
因為冬季日照時間短,老年人戶外活動也減少,導致紫外線照射不足,引起鈣吸收不良,骨質疏鬆在冬季也十分常見。
五、關節炎患者一旦受寒,會覺得腿部酸麻脹疼或有沉重感,上下樓或蹲立都覺得困難。建議三九以後要穿加厚棉褲,或者穿護膝,避免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下站立。每晚睡前多用熱水泡腳,保證關節部位血液循環和活動自如。平時應避免關節過分活動或持重物造成關節勞累再損傷,急性發作期劇烈疼痛時應限制活動。
六、人體受寒冷刺激後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會使原有的胃病再次發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嚴重併發症。因此,胃不好的老人,三九以後要註意胃部的保暖,最好穿件馬甲或肚兜,以保護胃脘部。平時要註意忌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多吃燉菜、炒菜,少吃涼拌菜,胃寒者應多吃些溫陽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胡辣湯等。
凜冬已至,關心家裏的老人們,一件保暖秋衣、一聲來電問候遠遠不夠,用心踐行,無微不至的關愛,建立老人服務平台連結家庭、社區和醫院,全方位採集個人健康信息,量身打造個性化健康顧問服務和高品質全程就醫服務,才能為老年人帶來更多的生活便利,讓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得到保障。
《健康與你》祝長者們健康長壽!
資料·圖片:互聯網
整理:楊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