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百草出芽,百病發作”,春夏之交是冷暖空氣交匯時期,天氣忽冷忽熱,再加之空氣潮濕,也是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傳播的季節,因此,若不注意衛生保健,很容易患上疾病。
氣溫變化大,對一些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工作,學習繁忙的人群來說,容易著涼,誘發感冒。而春夏之交天氣乍暖還寒,也會使血管收縮加強,造成血壓波動,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血壓高的人,容易誘發腦溢血;血粘度大的人,容易誘發腦血栓。因此春夏之交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春末夏初容易因天氣變化引起血糖波動。春暖花開,正是皮膚過敏的高發季,花粉、黴菌、塵蟎等,令過敏患體質人群苦不堪言。也因春夏早晚溫差也比較大,對骨關節疾病患者來說也是一個病情易發季節。
預防疾病的關鍵是培養良好的健康習慣和掌握防病的有效的方法:心腦血管疾病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首先應定期體檢及早發現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其次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戒酒,飲食注意低鹽、低脂、低糖,保證充足的睡眠;冠心病患者尤應注意“春捂”,不可驟然減衣,以防料峭的春寒引起冠狀動脈的痙攣收縮;參加一些適合自己的健身活動,但有心絞痛或高血壓的人,儘量少做劇烈運動,保持情緒平和。
長期患有關節炎人對“回南天”比天氣預報還要靈驗,空氣中的濕度上升,可使關節腫脹、疼痛加重,誘發或加重原有的關節疾患。“中醫認為,這個時節的關節病、肌肉疼痛是濕邪加重引起”。不愛運動且日常久坐、伏案的人群,頸椎、腰椎和四肢的關節更容易覺得沉重乏力,甚至周身不舒暢,這是濕邪侵犯人體的明顯症狀。因此,骨關節病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做好防寒保暖還可以做自我保健按摩,以驅散風寒、緩解疼痛;也要多做戶外運動。在飲食方面,可以多攝取一些含大量維生素食物,以減緩骨質疏鬆,增強體質,減少骨關節疼痛的發生。
有過敏史的人須注意加強自我防護,颳風時應注意關好門窗,少出戶外活動,少去踏青、賞花,以減少和過敏物質接觸的機會。若不慎發病,尤其是有哮喘病史的人,須及時就醫。
最後特備要提醒家長,對兒童要重點預防傳染病。伴隨春天的到來,自然界中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繁殖,會引發傳染病;最常見的有流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以及麻疹、猩紅熱、白喉、百日咳等;由於兒童抵抗力弱,容易感染發病,所以患者多為兒童。需要注意的是,春季傳染病大多為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初期許多症狀都與感冒相似,因此在這一季節,對兒童發生的感冒切不可掉以輕心,應嚴密觀察並及時就醫。
資料·圖片:互聯網
整理:楊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