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號),澳門又發生1名 16歲男學生懷疑與家人發生口角後,從住所墮樓身亡的事件,實在讓人感到悲痛和哀傷。
如何預防青少年自殺,培養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值得社會、學校、家長共同面對和關注。事實上,青少年自殺的原因較多:學業壓力、感情問題、與父母、師長的矛盾或同學間的欺凌等等,他們在情緒無法控制或感到得不到理解和幫助時,便利用自殺等激烈方式來表達意見或情緒。現的社會複雜多變,網絡世界對青少年的影響較大,很多小孩缺少與人面對面的溝通。我想我們作為家長要與孩子多互動多溝通,了解他們的情緒,聆聽他們的學習生活的點滴,給予引導的意見和支持,親子活動能夠使孩子在尊重父母的同時也會把你當成可信任的傾訴對象。
青少年自殺原因既複雜亦單純,家庭和學校是影響青少年行為的重要因素;自殺的孩子可能是由於與父母缺乏溝通而感到不被關心;而在學校方面,因為學業的壓力、同學間的嘲笑或欺凌未能及時被老師察覺或又不願申訴等,故藉「自殺」這種激烈的做法,讓外界知道他們需要關愛,這對他們來說或許是一種無奈的溝通與表達想法的方式。這就帶出了社會的反思,「是青少年缺乏挫折容忍力與變通的能力?亦或是社會根本未能在青少年極需外界協助的時候,適時的伸出援手?」所以與孩子的溝通,了解孩子,才能減少悲劇的發生。而針對青少年心智健康成長方面,世界各地現時都很注重「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學會積極的生存、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的發展,並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記錄、感恩和分享,由此獲得身心靈的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因此,研究青少年問題的學者Wodarski和Harris認為「自殺防治的內涵應包括和青少年一起討論防範自殺的方法以及應付生活壓力的方法、教導青少年改進溝通技巧,父母樹立防範青少年自殺的概念、提高教師察覺與青少年自殺有關的現象之能力,透過親職教育改善家庭的互動方式、教導青少年如何改善人際關係的技巧等」。
生命無Take2,一切都取決於你的人生態度,正因為生命無法重來,只能在腦海中重新彩排,所以作為青少年更應該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無限的可能,勇敢追逐你想要的,為生活而戰、為夢想而活。學校應制定適當的生命教育課程及心理輔導課程,讓學生認知生命的價值及提升抗壓和應對挫折的容忍力,通過「溝通、輔導、教育」,讓青少年明白到「生命的意義」。只有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發生。
街總理事長 吳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