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熱門詞彙叫“互聯網+”,簡單看“互聯網+”似乎就是互聯網與企業的結合,例如互聯網+傳媒形成了網絡媒體,互聯網+零售產生了電子商貿等;然而其深遠的意義卻在於互聯網和企業通過優勢互補各自擴大了受眾群體和營商空間,在拓展視野的過程中創造利潤的最大值;這也給青年創業帶來了一個“啟典”,即青年人創業僅靠理想這個原動力顯然不夠,還需要開闊的視野、創新的思維、以及機遇的把握,這就是理想的“+”。
在深圳前海深港合作開發區,除了各種高新科技、3D打印等人工智能產業讓人歎為觀止外,還有一個由“香港青年創業計劃”和開發區共同建設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 ;“夢工場”是貫徹深化粵港緊密合作的重要里程,是專為深、港、及全球青年設立的創新、創業基地,目的是培養高潛質的青年創業者於「夢工場」實踐創業夢想。“香港青年創業計劃” 一直與創業青年同行,為創業青年實現夢想發掘每一個機遇,「夢工場」為入駐者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致力於培養具創新創業意念的青年人,於「夢工場」實踐創業計劃。
反觀澳門,同樣有“粵澳合作框架協議” 、鄰近同樣有一個橫琴開發區、同樣有青年協會在關注青年人創業議題;特區政府更設立了“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為本地創業青年提供免息援助款項,減輕他們創業初期的資金壓力,但是讓我們看到的青年人創業的模式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小咖啡館和小食檔。無可否認,青年人創業都懷抱著不同的理想,但一味的人做我也做,那麼面對市場的競爭,缺少特色的跟風很快就會遭遇到挫敗。因此,創業者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有戰勝現實的能力與條件,才能讓理想得以伸展,才能讓你的創業夢想得以實現和持之以恆的發展。故此,本人認為,青年人要創造自我價值一定要有“理想+”,要培養自信、視野及堅毅的性格,更要離開個人的「舒適區」和跳出狹窄思維的框框 “大灣區建設”已經為本澳青年創造了機會,跨地域融合已成為改變一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而青年人的創新創意更是帶動經濟成長的動力;鄰近地區早已籌劃「做大這個餅」,已紛紛招攬各地有志青年參與各類創業基地建設,作為澳門的有志青年,無論是出於關心本土發展,抑或是鋪墊個人事業前途,我們都應多留意鄰近地區的動態,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要等鄰近地方「做大了餅」,我們才猛然醒覺。
街總青年事務委員會主任 蘇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