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疫情」尚未結束,為了保障市民身體健康及保護好澳門的「抗疫」成果,政府呼籲市民盡量留澳過年。其實,在澳門過年可以讓澳門人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為自己生活的城市感到驕傲。今天小編先來介紹一個好去處-「亞婆井前地」。
「亞婆井前地」(Largo do Lilao)與涼水井、二龍喉齊名,因為以前是城市的主要水源地,加上又靠近內港,因此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葡文名稱的「Lilao」便是「山泉」的意思。「亞婆井前地」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由於「亞婆井前地」及周圍古舊建築被列為澳門建築、歷史和文化文物區。2005年開始,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中文名稱「亞婆」則來源於粵語「阿婆」,傳說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築水池貯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故人稱呼水池為「亞婆井」。
特區政府為保存此區的文化特色,進行了一系列重修,現在的「亞婆井前地」保留有原來了兩株百年老榕樹,地面採用紅色鵝卵石拼成水流形態,增加了龍頭噴泉、古典路燈等歷史元素以及新的綠化景觀,周邊建築經過重新修葺,煥然一新。「亞婆井前地」具有的重要位置和意義不僅在於其處在歷史廊道的核心,同時也因它位於西望洋山面向下環的山坡上,集中反映出葡萄牙、中國、澳門土生葡人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融。這一特色也充分體現在圍合「亞婆井前地」的周邊建築中,其中有許多保留完好的百年葡式建築,這些建築的立面色彩繽紛,粉紅、黃色、青綠、湖藍,成為「亞婆井前地」的背景,也為這個小型空間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葡萄牙民居式建築主要順山勢而建,建築較為低矮;白色的外牆,襯托綠色的百葉窗,加上紅瓦坡屋頂,明顯地帶有南歐風韻;慢步其中便能感受到歷史的韻味。
澳門葡人民謠說:「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可見「亞婆井」對本地葡人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亞婆井」泉水相關的故事、詩文與民謠很多,作為城市集體記憶的物質載體,它們都象徵著「亞婆井」與澳門、澳門人之間無法抹去的根的聯繫。今天「亞婆井前地」保留的充滿南歐風情西式建築,與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大宅遙遙相對,體現了中西兩種相異文化和平共處的特色。新春假期你和你的家人不妨故地重溫,澳門的文化歷史底蘊。
資料·圖片: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