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社會變遷與需求,以及教育制度發展的方向,除了顧及本地師資培育的傳統之外,同時更應重視學術交流,藉由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來推動各地優秀教師間的互訪,以達到教學經驗觀摩及教育理念溝通的目的。澳門教青局於自2008/2009學年已經開始設立「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教師間的交流不僅能增加學術知能,更能以各自豐富的經驗,把教育、經驗、視野融合在一起,進而創造與世界接軌的機會。但就是這樣一個與時代接軌的良好政策,近期卻遭到別有用心政客的質疑,他信口雌黃的說:「來澳內地教師或因不熟悉本澳教育制度的實際情況,影響本地教學的自主性,從而影響本澳教育的發展進程」等等。
我感覺,作為一個議員出於某種目的發表如此謬論只會顯示他的無知。眾所周知,現時是全球化盛行的年代,人的眼界有多寬、世界就有多大。面對國際化時代的來臨,澳門的青年學生擔心的就是缺乏競爭力,他們將要如何承受所面臨的巨大衝擊?國際化能力,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教育必須提供給青年人的必需品,它包含了對文化的尊重、學習與不同族群的人相處,正因為這樣,鄰埠的香港,也於2004年推出了「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
不同地區優秀教師間的交流有其積極目的,可以幫助青年學生拓展自己的視野,理解國際多元的觀點。教青局長老柏生表示,「“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開展十三年,學校主流意見高度評價。PISA 2018澳門取得不俗成績(三項測試都名列世界第三),與我們一直推動交流和虛心向外學習的原因有關,內師計劃也是提升學生能力取得成效其中一個因素」。OECD 2012 年國際學生評估計畫(PISA)的結果,上海的中學生取代了芬蘭,在數學、閱讀及科學的素養均列全球第一名,此結果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英國甚至派教師去上海學習數學教學法,又邀請大批上海的數學教師去英國教學,並且委託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為此計劃撰寫研究報告。由此可見,優秀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已轉變為理解彼此互相依賴的變動關係,並從「經濟、政治目的」逐漸反省到「教育本身」的訴求。
因此我認為。教育應回到「教育本身的目的與關懷」,而不是讓無良政客用來服侍政治的鬥爭工具。教育的更積極任務就是要導引青年學生開創更和諧與分享的文明歷史,開創嶄新的人類文明。 我們更應清晰認知,國際化的交流是一種誘發人類再度思考當下生活的媒介, 它是讓青年學生開拓國際視野,促使教育界省思今日教育國際理解與學習之不足,從而引領本土教育制度的轉變和創新,優化本土課程與教學手段。
當然在重視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也要珍惜自身本土文化教育和制度,要以在地本土精神,向世界學習。
圖片來源:互聯網
文:吳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