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仔園」(又叫雀仔園坊,葡萄牙語:Bairro Horta da Mitra),位於澳門半島中部,背靠東望洋山南段,前臨水坑尾街。縱列的街道是沿山坡修建的斜路,最高與最低點的海拔高度相差達15米;其中,「羅憲新街」是澳門石級最多的街道,有9層72級。「雀仔園」現置,原是東望洋山南麓的一個茂密樹林,由於當時住在水坑尾的葡萄牙人喜歡到這片樹林打獵,每次打獵都有所獲,故他們以為這個樹林是雀鳥的巢穴,故將此一樹林稱之為「雀仔園」。
清同治二年(1863年),澳葡政府為拓展市區,將「雀仔園」的樹林砍伐,同時又把「雀仔園」東北的城牆拆去,在原地規劃成方格狀街區、建立墟市,設立「雀仔園坊」,這是澳葡政府首個在澳開坊的專案。由於當時有許多華人在附近的水坑尾及南灣一帶替葡人工作,為方便上班,故「雀仔園坊」在成立初期時,這些華人多選擇在這裡定居,從而使「雀仔園」成為了一個平民坊區。清光緒八年(1882年),澳葡政府計畫修築一條道路,連接「雀仔園」和二龍喉馬路(即今東望洋街),但這涉及到原有「福德祠」的地段,故當局將今天的「馬大臣街」與「羅憲新街」交界處以西的土地批出,作為興建新的「福德祠」。1883年,時任澳門總督湯馬士·羅沙下令將「福德祠」所在的街道修整為石階梯路;當時一些華人富商認為羅沙總督此舉方便了「雀仔園」的居民,故向澳門市政廳提議將此石階路以羅沙總督命名;1887年1月20日當局刊登憲報,將此石階路命名為「羅憲新街(Rua de Tomás da Rosa)」。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旬,新「雀仔園福德祠」建成,此後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土地神誕日),在福德祠旁均會舉行神功戲和搶炮活動來賀誕。
澳葡政府在開坊的同時,也在坊區內建立露天墟市,由木架搭建而成,結構簡陋並分為兩座;內裡小販攤檔售賣各種海產、肉類和蔬果;之後當局更把兩座墟市建築合為一座大棚屋,頂部鋪砌紅色瓦片,地下則鋪上石板,日間為小販攤檔擺賣,夜間則為賣藝人士開檔表演,場面熱鬧。隨著時間飛逝,木材結構的棚屋漸漸殘破,當局在1939年將原有的墟市拆卸,原地重建一座西洋式單層菜市場,並命名為「雀仔園街市」。
資料·圖片:互聯網
整理:楊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