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朝拜祖先是中國數千年的傳統習俗。清明節也被稱為「春祭」,清明掃墓之舉始於秦代前後,到唐玄宗定為禮節;宋朝更為重視,官民皆於清明前掃墓祭祖。
在澳門,清明節市民一般都會拜祭祖先,俗稱「拜山」。家庭成員先會清理祖先的墓碑,除去墓碑周圍的雜草,擺上鮮花、燃燒香燭、冥紙及紙質仿製物品;因為中國人相信死者會在陰曹地府收到人間焚燒的物品,紙質手機、麻將台、冥錢、甚至是車輛都是經常被燒的物品。同時,在墓地前擺設食物獻祭祖先,家庭的長輩會手持一杯酒3鞠躬,而後把酒倒在墓碑前的地上;其他成員會依次靠近墓碑,彎腰3鞠躬。拜祭結束後,有些市民會選擇回家吃飯,有的則會選擇留下,在他們祖先的墓地附近野餐;根據中國傳說,吃供奉給死者的食物會帶來好運。有些市民還會帶鞭炮到墳前燃放,鞭炮的主要作用是用來驅散惡靈,也表達對逝者的敬意。
子孫慎終追遠,拜祭祖先的中國傳統美德在澳門盛行至今,但與舊時相比,清明節掃墓的情況也有不少變化。澳門的居民大多來自廣東、福建的移民繁衍,因此,以往每逢清明節很多人要回鄉掃墓祭祖。舊時,澳門許多氏族宗親或同鄉會都是結隊回鄉(主要在廣東省內)「拜山」;到了新中國成立後,澳門居民往內地須申領回鄉介紹書,因需時較長,當時的中總、工聯等大社團與廣東省磋商,改用較簡便的方式「掃墓證」,只要居民持有由獲承認社團提早發出之回鄉介紹書,即可在拱北口岸快捷過關;當時每到清明前幾天,出入內地者人山人海,成為澳門居民過清明節的一條獨特風景線。
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年輕一輩對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普遍降低,包括清明節。然而,清明節作為中國人之優良傳統風俗,除了緬懷、尊重、敬奉先人,也是維繫文化、維繫民族、維繫親情的凝聚劑,能令社會和諧團結。筆者冀望清明節的習俗,能通過長輩們的言傳身教,將此慎終追遠的優良美德代代傳承。
圖片·資料:互聯網
整理:楊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