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本稱「上元」,是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誕」。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抑或鄉鎮,處處彩燈高掛,市面繁華熱鬧。宋朝的燈節更加豐富多彩,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寫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的場景。傳統的猜燈謎也在那時形成,這種娛樂益智的遊戲深受人們喜愛,一直流傳至今。吃「元宵」(亦謂湯圓)是華人「元宵」節的代表食品,「元宵」節吃湯圓是寓意“團團圓圓”。
在嶺南文化中,更有獨特的「元宵」習俗。除了湯圓,在東莞有一種「元宵」必吃食物—“香丸”。香丸直徑約一釐米,是用晚造旱地糯米,浸7天後磨成粉製作而成,空心,入嘴即化。親友相互串門時,總會接到主人家的幾粒“香丸”,吃過後表示與人結緣。舊時廣州,有「元宵」夜“求子”的習俗,求子的方式是“占花祈子”,即到金華夫人祠燒香求子,據說很靈驗,有歌謠:“祈子金華,多得白花,三年兩朵,離離成果。”這裡說的“白花”指男孩,詞出《詩經》中的“華如桃李”,喻男爲“白李花”,女爲“紅桃花”。
在嶺南地域,「元宵」節又稱燈節。從初十“開燈”,有大三星燈、小三星燈、百花蓮藕燈、樹頭燈等。“開燈”晚,如有去年元宵後生男丁的家庭,就要請外婆和親友來家慶賀,俗稱“做燈酒”,外婆要送小孩衣服、雞、肉、米、酒等禮物。“開燈”時,要在宗祠或神堂正中央、兩旁和大門口各掛一對“蓮花燈”;另外在“竈君”、“床頭婆”、“土地廟“等神位也要各放一盞小燈。正月十二,還有替“床頭婆” 開燈之俗,祈求“床頭婆”保佑孩子平安長大,這燈也稱爲“亞婆燈”;正月十三在廚房裡點燈,稱“點竈燈”,一直點到「元宵」夜;正月十三試點「元宵」燈” ;正月十四“元宵節”前夜,各街道紛紛搭彩棚,掛花燈,醒獅舞龍,預演「元宵」節慶,稱之為“試點”。而節前,街巷兩旁擺滿了各式花燈攤檔,稱爲“燈市”,為節日增添了熱鬧、祥和的氣氛。
資料:互聯網
整理:楊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