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一直是特區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澳門土地資源的稀缺,房屋政策始終難以符合居民訴求。澳門土地來源無非是填海、舊區活化或開發郊野山區,但任何選項都很棘手;因此,「有心人士」要求政府增加土地供應建公屋,以滿足居民的住屋需求,顯然就成了「博取眼球」的偽命題;請問地從何來?但「有瓦遮頭」是最基本的人權訴求,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
筆者認為,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政府如何拓土造公屋,都可能供不應求;再說,澳門作為自由經濟體,不可能拒絕投資者,希望樓價跌至大眾水平恐怕並也不現實;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大灣區」建設的契機,將安居的眼光放得更遠。澳門已列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之中,整個大灣區地域遼闊,大有可為,為長遠解決澳門的安居問題提供了新的思維和路向。
紐約、東京等國際一流灣區,都具有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開放、創新、宜居和國際化為其最重要之特徵。
事實上,2016年拱北關口日均過關逾33萬人次,粵、澳兩地早已融合,而兩地政府也在為粵、澳新通道商談「一地兩檢」模式,力求做到過關無縫連接,同城化的趨勢正不斷加強;當「大灣區」建設初見成效時,兩地設施便可共享,一小時生活圈的規模效益和多元程度也將逐漸增強,居民的安居選擇自然變得更加靈活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