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遇,在一個醫學講座上,認識了慈幼學校的校醫黃飛豹(Tiago)先生。可能是一種緣分,二個時代的人卻談的非常投機,Tiago的人生觀及理念,讓我對這一位服務基層的普通青年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決定對他進行一次訪談。
澳門慈幼學校是一間具有過百年歷史的名校,培養出許多德才兼備的社會人才。慈幼學校潔淨明亮的醫務室墻上,掛滿了各種獎狀和證書,讓人一眼就能感覺到這間學校有著一套健全的醫療衛生保障體制。在輕鬆、坦誠的氣氛下,開始對Tiago的這次訪談;Tiago說:“幼時家境並不富裕,且父母學識不高在學業上根本幫不了自己。因此,自己從小養成了獨立的習慣。到上中學時,在獲慈幼及聖若瑟兩間名校同時錄取時,我自己選擇了慈幼”。慈幼學校「竭盡所能,把教育團體塑造成為一個充滿關愛的家,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均衡發展,使學生能夠享受偷快的童年生活,繼而服務社群,成為良好公民」的辦校使命,深深地影響了當年這位求知少年的人生觀;從此,他立志長大後希望能服務社群,感恩和回饋社會。中學畢業後,他選擇了前往台灣修讀醫學課程,當時老師都很好奇,他為什麼選擇讀醫科?其實在他的心裡,一直在為實現服務澳門社會的志而向選定方向。大學生活對Tiago來說要比別人艱辛,因為他選讀的醫學課程是中、西醫雙修;經過自身努力,Tiago終於修讀完全部課程,並於台灣著名的榮總醫院實習後,獲得了雙學歷的畢業證書。
感恩和回饋的初心和人生觀,一直伴隨著Tiago的成長。因此,完成學業後,Tiago回到澳門,返回母校慈幼學校當上一名校醫;成為母校校醫後,Tiago最大的心願就是為學校建立一個全面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他說:“現時我已開始為學校建立醫療衛生的檔案,包括:行政工作記錄、衛生防禦工作記錄、學生健康資訊等;同時,著手通過宣講,加大醫療衛生基礎知識的普及化,讓學生、老師、甚至是家長都擁有一些基礎的醫療知識;未來目標包括:讓學生和老師參與紅十字會及消防局舉辦的急救課程,使他們在面對同學突發意外受傷時,不再驚慌失措,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合理措施,這樣既可避免家長不必要的恐慌,亦可讓一些輕微受傷的同學,在課餘時間才接受治療而不再耽擱正常課程;小學部方面,在課室內委任健康大使,讓他們隨時監察班級同學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狀況,可及時向學校匯報,這樣可以達到加強預防傳染性疾病在學校的擴散” 。
訪談中,Tiago一直顯得很謙虛,說自己沒有那麼高尚,感恩和回饋談不上,只是自己比較念舊。他說:“兒子今年開始上幼稚園,我決定把他送去我以前上的(聖)瑪大肋納嘉諾撒小學,除了因為念舊,學校招生時校長的一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校長說,‘我們學校的老師需要具備信、德、愛,沒有愛的老師不能在這裡出現’,我一直認為社會需要愛,也需要付出愛,有愛的學校一定會有好的教育”。可見,Tiago對愛和感恩如此執著。
當談及如何看待現時有些青年人面對高房價等社會問題時,總是抱怨社會不公、埋怨政府施政時,Tiago的見解讓筆者非常感慨,他說“青年人踏足社會應該先想到如何感恩和回報家庭、學校、社會對他們的培育,而不是只懂索取。就好比你有再好的醫學學歷,如果你沒有實際的看病經歷和成績,沒有人會認可你。只有你付出,做出了成績,社會一定會認可和回報你的”。
一個平凡的青年人,帶出了一個平凡的故事,也帶出了青年人價值觀的思考。筆者認為,現今社會青年人的價值取向日漸務實開放並多樣化,經濟發展帶來了利益格局的多變,金錢、功利氣息的彌漫;新舊、中西價值觀的碰撞;不同程度地導致了社會出現一些是非模糊、善惡不明、榮辱錯位的問題,帶給了時代青年人諸多人生觀矛盾、分化和價值困惑。而青年作為社會變革中最新銳而敏感的群體,其價值觀變化最能影響社會的發展進程,因此,作為最有理想、有擔當的社會力量,青年人更應把人生的理想融入回饋社會,服務社群的理念中,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珍惜韶華、奮發有為,澳門的青年人如果都能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你們必定能成為建設澳門未來的棟樑之材,澳門的明天也將更加美好。
<採·編·> 楊存忠
<圖片> 部分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