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一直是澳門社會的熱議話題,而逢選舉年,「安居」問題更成為了候選人獲取支持的首要「切入點」;只要是涉及土地的問題,包括:新填海、閒置的回收地、都市更新等,都是「一窩蜂」的建議優先建公屋;有誰敢提出將部分土地用於商業發展,肯定會給人噴的「一臉狗血」。
事實上,所謂「安居樂業」,「安居」是基礎,「樂業」才是關鍵。試問,當所有土地都用於發展公屋,而忽略經濟發展,那麼就算給你舒適的居所,但你成天為了生活四處奔波而流離失所,「安居」也就成了偽命題。要真正的「安居樂業」,就要在現有的土地資源中合理分配、佈局,做到「安居」與「經濟」雙軌並進。
如何合理分配和佈局土地資源?就要政府及社會各界集思廣益,筆者認為,規劃和利用好「粵澳新通道」及「港珠澳大橋」澳門落腳點的周邊發展,無疑是合理利用土地,發展經濟的良好契機。在香港和大陸都有大型的口岸商業購物中心,例如信德中心、中港城、羅湖商業城和拱北地下商場等,但環顧澳門,根本沒有口岸商業中心;然而,以口岸爲核心、直接或間接依託口岸而發展的跨行業、跨地域的「口岸經濟」,是多層次的「複合型經濟」,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平台;建議政府將口岸建設與口岸經濟統籌規劃、深度融合、聯動發展。可以期待,口岸經濟將改變中小企的營商環境,是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重要選項,定將成為澳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